集团工程巡检的数字化转型:技术赋能与管理创新

在大型集团化企业的工程管理中,巡检是保障施工安全、设备稳定及项目高效推进的核心环节。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化,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逐渐暴露出效率低、数据分散、风险响应滞后等短板。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与管理机制创新,实现集团工程巡检的智能化、标准化与精细化,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命题。

一、技术驱动下的巡检模式升级

1.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

依托物联网传感器、无人机、智能机器人等设备,工程巡检正从“人眼观察”向“数据驱动”转变。例如,通过部署温湿度传感器和振动监测装置,可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,自动识别异常状态(如设备过热、地基沉降等),并同步至中央管理平台,实现风险预警前置化。

2.数字化巡检流程的构建

部分企业已采用二维码或RFID技术,将巡检任务与工单系统联动。例如,中铁十五局沪苏湖铁路项目通过“二维码智慧巡查系统”,实现巡检点位标准化、数据采集自动化,避免传统纸质记录的疏漏与造假问题,同时提升信息共享效率。

3.大数据与AI的深度整合

通过分析历史巡检数据与设备运行日志,AI算法可预测设备故障周期,并优化巡检路径规划。例如,某电力集团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预测性维护模型,将设备故障率降低30%,同时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。

二、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实践

1.责任分级与流程闭环

层级化管理是提升巡检效能的核心。例如,某建筑集团推行“三级巡检机制”:班组日常巡查、专业工程师重点排查、管理层专项督查,形成“发现问题—整改反馈—复查销号”的闭环流程,确保隐患动态清零。

2.制度补丁与长效治理

针对巡检中暴露的共性问题,企业需强化制度设计。例如,合肥机务段通过修订《工程委外项目管理细则》,规范招投标流程,规避廉政风险;上海房建公寓段完善80余项物资采购制度,从源头堵塞管理漏洞。

3.考核激励与人才培育

部分集团将巡检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,如漳泽发电分公司通过“发现重大缺陷奖励机制”,激发员工主动性;同时,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技能竞赛,提升一线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与应急处理水平。

三、典型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

1.高危工程的全天候监控

针对深基坑、高空作业等高风险场景,采用智能摄像头与边缘计算技术,实时监测施工环境。例如,沪苏湖铁路项目通过“视频监控+AI分析”,自动识别未佩戴安全帽、违规操作等行为,并即时推送告警。

2.多项目协同管理

集团化企业通常面临跨区域、多工点的管理挑战。通过搭建统一巡检平台,可集中监控各项目进度、安全与设备状态,实现资源动态调配。例如,某铁路集团利用“数字孪生技术”构建虚拟工地,模拟突发事故应急响应流程,提升协同效率。

3.环保与能耗的精细化管控

结合环境传感器与能源管理系统,实时监测工地扬尘、噪音及水电消耗数据。例如,杭州西站光伏项目通过智能巡检系统优化能源分配,累计减少碳排放超千吨,同时降低运维成本。

四、未来趋势: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预防”

随着5G、AR(增强现实)等技术的成熟,工程巡检将进一步向“虚实融合”演进。例如,通过AR眼镜,巡检人员可实时调取设备三维模型、维修记录,并与远程专家协同处理复杂故障,大幅缩短决策链路。


赋能企业高效运维:龙影AR的技术实践

在工程巡检领域,龙影AR以增强现实技术为核心,为企业提供以下创新支持:

远程协作:支持多地专家通过AR终端实时指导现场操作,减少差旅成本与响应时间;

数据可视化:将设备参数、维护历史叠加至真实场景,实现“所见即所管”的交互体验;

安全合规:采用端到端加密技术,确保巡检数据的安全性,满足企业隐私保护需求。

通过技术赋能与管理升级,集团工程巡检正从“成本中心”转型为“价值中心”,为企业的安全运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龙影AR以创新驱动,助力企业构建智能化、高响应的巡检体系,引领行业迈向数智化新阶段。

创建时间: 2025-04-30 09:18:12
相关内容
销售热线

购买或咨询我们产品请联系
15377508558
添加微信
使用微信扫一扫添加微信
公众号
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商务合作

希望项目合作请联系
biz@longya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