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增强现实技术在工业、能源、制造、医疗等行业的落地加速,AR眼镜厂商的类型逐渐丰富,从光学方案到终端形态也呈现明显差异化。对于企业用户来说,了解 AR 眼镜厂商的类别、核心能力与产品侧重点,有助于匹配更适合自身业务需求的设备。
本文从行业角度梳理 AR 眼镜厂商的常见类别及其特点,为B端用户提供更清晰的参考框架。
一、AR眼镜厂商的主要类型
1. 光学方案型厂商
这类厂商专注于光学显示技术的研发,包括:
Birdbath 光学模组
光波导模组(衍射/阵列光波导)
自研显示引擎
特点:
深耕光学能力,适合轻量化眼镜设计
多为芯片级或组件级方案提供商
常见客户:设备制造商、ODM、品牌方。
2. 消费级AR眼镜制造商
以轻量化佩戴为主,通常配备:
轻薄镜架
waveguide+微显示技术
与手机/PC联动的应用生态
特点:
重点在娱乐、信息提示、轻度交互等场景。
3. 企业级/工业级AR设备厂商
专为 工业巡检、远程协作、培训、能源安全、制造装配等场景设计。
产品特征:
高强度材料、适配工业环境
抗震、防尘、防水等级更高
支持语音操作、手势识别
可搭载自研软件系统,满足远程指导与流程管理需求
这类厂商更关注行业落地能力与系统化方案,对B端用户更具价值。
4. 综合型科技厂商
结合软硬件生态,覆盖:
AR眼镜硬件
软件平台
AI算法(识别、定位、追踪)
行业应用方案
优势在于场景完整度高,易于大规模部署。
二、企业用户在选择AR眼镜厂商时的评估要点
B端客户通常关注以下因素:
1. 产品的稳定性与适配能力
包括:
工业级环境适应性(噪音、高温、低温、粉尘)
网络表现(低时延、稳定远程通讯)
软件兼容性(Android、iOS、Web等)
2. 光学显示质量
亮度稳定性
清晰度
室外可见性
长时间佩戴后的舒适度
3. 与业务系统的联动能力
是否支持远程协作
是否可配置巡检流程
是否能接入企业原有系统(如MES、CRM等)
4.可定制化能力
5.行业中不同业务逻辑差异大,企业往往需要:
功能定制
模块扩展
私有化部署
拥有自主设计能力的厂商更具优势。
三、AR眼镜厂商的行业落地趋势
目前,AR眼镜在以下行业渗透速度较快:
电力巡检:远程指导、现场工况记录、流程标准化
制造装配:工序提示、装配流程可视化
能源与化工:安全巡检、远程审查
医疗教学:实时标注、可视化指导
物流仓储:拣选提示、路线规划
随着AI识别、手势交互与空间计算技术提升,AR眼镜厂商也在向“软硬一体化能力”靠拢,提供成套行业解决方案。
四、产业链中突出的企业方案——以龙影AR为例
在企业级AR领域中,以 龙影AR为代表的厂商具备:
兼容 Android、iOS、Web 的广泛适配能力
针对工业环境优化的硬件形态
自研动作捕捉与视频融合技术,适合远程协作、培训与巡检
支持多行业场景的定制化落地
对于需要规模部署与行业方案支持的B端客户而言,这类综合型厂商能带来更高的应用成熟度。